聚落景观基因研究

  • 长江流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

    郑文武;张永灵;华昕;

    长江流域民族景观多元,地域分异特征显著,孕育了众多传统村落。探寻其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对把握区域景观格局、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流域内249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从自然环境、空间形态、民居形制及社会文化四个维度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进行系统化解构。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莫兰指数及分类统计法,深入剖析其空间特征。研究发现,长江流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呈显著聚集特性,存在五大高聚集区,各子流域分布差异显著。在文化景观要素方面:自然环境景观中,地形地貌丰富,低山和中山地区村落分布比例较高,选址多依山傍水,体现了古人风水理念。空间形态景观上,村落平面以团块型和条带型为主,民居建筑平面结构以一字形居多。民居形制景观里,吊脚楼和天井院民居数量多,天井院和独栋式民居分布广,建筑材料与接地形式分布具有地域差异。社会文化景观包含五大语族,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格局,有九类主导文化且各具特定分布区域。本研究为理解长江流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提供了详实依据,有助于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2025年03期 v.46;No.26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6K]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农业生产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以湘潭县顶峰村为例

    邹君;陈雅鑫;谢荻;

    农业生产空间承载着传统村落核心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典型的人地关系,研究其活力状况不仅可丰富传统村落空间活力研究的理论框架,还可提供传统村落农业振兴发展的有效对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本文提出传统村落农业生产空间活力概念,并综合层次分析法与语义解析法构建其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村民访谈和实地踏勘等方法获取数据,对湘潭县顶峰村的农业生产空间活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顶峰村农业生产空间活力中等,总体失活比较严重;其中,稻田种植空间活力最低,畜禽养殖空间活力最高,各类农业生产空间的活力贡献因素与失活因素均存在一定差异。(2)活力贡献中,贡献度大小依次为主体、环境、价值和过程,从业者数量、道路与政策环境及经济与感知价值是主要贡献因子。(3)失活因素中,失活度大小依次为主体、过程、价值和环境,从业者质量与数量、农产品流通率与产值是主要失活因子。

    2025年03期 v.46;No.265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地理与旅游

  • 中脊带历史文化名镇的土地适宜性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特征

    胡最;赵怡梅;

    近年来,历史文化名镇开发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对其土地适宜性评价和经济发展间耦合协调特征的相关研究缺乏。对此,本文以中脊带8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土地适宜性和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二者间的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土地适宜性水平欠佳,适宜性等级以中高、中、中低适宜为主,适宜性指数呈现出中段1>东北段>西南段>中段2的趋势;(2)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相对迟缓,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西南段、中段1、东北段、中段2;(3)协调等级以轻度失调、中级失调为主,相对发展状态东北段和中段1以超前型为主,西南段以滞后型为主,中段2超前型和滞后型均有分布。

    2025年03期 v.46;No.265 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2K]
  • 流动性视角下旅游小微企业经营者社会融合路径分析——以凤凰古城为例

    丰银鑫;邓运员;周文龙;

    本文基于对凤凰古城小微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凤凰古城旅游小微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融合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旅游小微企业经营者社会融合的经济适应、文化适应、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四个维度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经济适应对文化适应和行为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文化适应则对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2)在旅游小微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融合过程中存在五条显著的特定间接效应路径,经济适应通过文化适应和行为适应影响身份认同,包括多重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且三条总效应路径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2025年03期 v.46;No.265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 基于DEM的沱江流域地貌特征研究

    姚瑶;杨爽;

    为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沱江流域为对象,综合地质调查与ASTER GDEM数据,定量化揭示沱江流域地貌特征。结果显示:(1)沱江流域HI值呈近似正态分布,空间分异显示北部侵蚀势能呈带状强弱交替,南部呈辐射状衰减,整体趋于老年期地貌特征;(2)地貌发育阶段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壮年期居主导地位,老年期集中分布于北部及边缘区,占比最少的幼年期集中分布于东北部,流域正由强烈侵蚀主导转向夷平作用为主;(3)沱江流域构造区HI值均值低于非构造区,侵蚀活动强度减弱,由构造活动主导阶段过渡至准平原化夷平阶段;(4)沱江流域断层未分布区域内只分布有单一地层的集水盆域,由老至新有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和震旦系,发育阶段占比结构由幼年期、壮年期占比为主转变为由壮年期、老年期占比为主,HI值由高向低变化,侵蚀活动强度由强减弱。

    2025年03期 v.46;No.265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7K]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关于等差型整数数字集生成的Moran谱测度的研究

    刘宗盛;张帆;

    设对于每个k≥1,■为等差型整数数字集,其中■设■为一列整数且|b_k|>1,Moran测度■由有限原子测度的无穷卷积生成:■本文中,我们给出了■成为谱测度的必要条件。

    2025年03期 v.46;No.265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Lipschitz条件下由Fejér型不等式生成的差值的估计

    时统业;

    考虑由一个已有文献建立的Fejér型不等式生成的两个差值。通过建立含有参数的积分恒等式,用引入参数求最值的方法,在Lipschitz条件下给出这两个差值的估计。

    2025年03期 v.46;No.265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关于行阶梯形主元列唯一性以及行最简形唯一性的一个注记

    王培颖;谭俊宇;

    本文通过数学归纳法及反证法,利用行等价矩阵的秩相等,证明了行等价的行阶梯形矩阵的主元列的位置一致,再利用反证法简明地证得了行最简形唯一性,最后说明了行阶梯形主元列唯一性与行最简形唯一性的证明之间的逻辑关系。

    2025年03期 v.46;No.265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 HSLBC:一种新型混合结构的轻量级分组密码

    赵军霞;张剑;刘青云;

    近年来,通信和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现有的密码算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密码算法的轮函数一般采用SPN或Feistel结构,其单一的结构给算法的安全性带来了威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PN和Feistel混合结构的轻量级分组密码HSLBC,每一轮HSLBC加密操作分为4个分支,每个分支执行一系列不同的计算。该HSLBC加密算法采用新颖的设计和实现技术,在硬件实现方面兼具高安全性与资源高效性,在我们的实现方法中,64位密钥模式的HSLBC的硬件要求是2030 GE,表明HSLBC为已知的安全分析和未来的潜在攻击提供了足够的安全级别。本文提出的加密算法为需要加密的字段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

    2025年03期 v.46;No.265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1K]

物理与化学

  • 基于频域反射法的电缆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叶家东;许岳兵;卢海南;

    电缆广泛应用于电力、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然而,电缆在投入使用后,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若不能及时诊断,将对系统安全与运行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开展电缆故障的诊断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电缆故障定位精度和故障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利用传输线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频域反射法的电缆故障诊断系统,并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中值滤波、拉格朗日插值等软件算法,实现了对电缆故障的快速、精准定位,为电缆故障诊断工作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验测试,对4 m、 10 m、15 m和25 m的电缆可以在3秒以内准确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故障定位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对接地故障过渡电阻大小的检测相对误差在3%以内。

    2025年03期 v.46;No.265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3K]
  • 基于Cu2O@ERGO电化学传感器快速超灵敏检测药物中的对乙酰氨基酚

    邓培红;宋玲;

    本文成功构建了一种用于对乙酰氨基酚(AC)检测的超灵敏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制备是基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掺杂球形氧化亚铜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Cu_2O@ERGO/GCE)。该电化学传感器对AC的电化学响应显示出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催化性能,可用于AC的快速灵敏检测。在最佳条件下获得了较宽的线性范围0.01~20μmol/L和20~100μmol/L,检测限低至2.4 nmol/L。Cu_2O@ERGO/GCE还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再现性和选择性。同时,对该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评估,获得了97.0%至104.2%的满意回收率。

    2025年03期 v.46;No.265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经济学

  • 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财务舞弊吗?——基于“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王冰;孙佩洁;

    财务舞弊是资本市场的顽疾,影响到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资本市场开放视角,以中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沪港通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沪港通制度有效降低了财务舞弊行为,且融资约束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是重要的传导机制。此外,在内部控制水平低、地区经济较好和高学历CEO的企业中,资本市场开放对财务舞弊的抑制效应更强。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的相关研究,为有效防范财务舞弊提供了制度层面的经验证据。

    2025年03期 v.46;No.265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 子女随迁与流动人口创业

    阳玉香;原淑淑;莫旋;

    流动人口创业有利于提升其就业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出现了新变化,由单人流动转变为家庭化迁徙,子女随迁逐渐成为流动人口家庭新的迁徙决策,对其在流入地的创业产生新的影响。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分层非线性模型全面分析子女随迁与流动人口创业。研究发现:子女随迁有助于流动人口开展创业活动,但子女与配偶同时随迁,流动人口开展创业活动的概率会相对下降。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家庭特征看,子女随迁对母亲创业的促进作用大于父亲,对多孩家庭创业的促进作用大于一孩家庭,男孩随迁对流动人口创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女孩随迁,对子女年龄0到6岁流动人口家庭创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其他年龄段家庭;从工作特征看,子女随迁对生存型创业的提升作用明显大于发展型创业。本文为激发流动人口创业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政府在制定流动人口创业政策时,必须将子女随迁的家庭化迁徙纳入考量范畴,为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创造便利条件,并注重不同特征流动人口的差异化诉求,提升政策的靶向效应。

    2025年03期 v.46;No.265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心理学

  • 青少年外部发展资源与外化行为问题的关系:内部发展资源和内化情绪问题的链式中介作用

    周丽华;张红;

    目的:探讨外部发展资源对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内部发展资源和内化情绪问题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发展资源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抑郁症状群量表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安徽省和湖南省1 008名初一到高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外部发展资源与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r=-0.20,p<0.01),与内部发展资源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1),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10,-0.21;p<0.01);(2)外部发展资源对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无直接影响(β=0.03,t=0.48,p>0.05);(3)外部发展资源通过两条中介路径对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产生影响:一是内部发展资源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内部发展资源和内化情绪问题的链式中介作用。多重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27,-0.07]、[-0.07,-0.02],效果量分别为566.67%、133.33%。结论:(1)外部发展资源对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无直接影响;(2)外部发展资源既能通过内部发展资源独立影响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也能通过内部发展资源和内化情绪问题的链式中介路径影响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

    2025年03期 v.46;No.265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任务线索驱动认知控制:单义刺激下逆向抑制的主动性触发及层级效应研究

    周政;陈虹;

    人类认知系统在动态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其核心机制之一是任务切换中对无关信息的有效抑制。本研究聚焦逆向抑制的触发机制,通过改进线索呈现范式(恒定无意义线索)和任务结构(完全排除重复试次),在单义刺激与反应条件下考察任务线索对逆向抑制的驱动作用。实验发现:(1)任务线索组存在显著N-2重复代价(ABA vs CBA序列差异39 ms,p<0.05),而映射指令组无此效应;(2)项目不重复试次中逆向抑制效应更强(ηp2=0.214 vs 0.390),表明抑制机制存在任务与项目双重层级;(3)线索-目标间隔时间主效应显著(500 ms vs 1000 ms差异40 ms,p<0.001),提示线索加工深度影响抑制强度。结论表明:任务线索可独立触发逆向抑制,其作用层级体现为任务层面的全局性抑制与项目层面的特异性抑制协同共存,其中项目不重复条件下的抑制效应显著增强;抑制强度受线索加工时间的动态调节,更长的准备时间通过优化任务定势重构显著提升抑制效能。

    2025年03期 v.46;No.265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生命科学

  • 具有饱和发生率的丙型肝炎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于莉琦;

    本文考虑了疾病传播过程中个人防护意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建立了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和预防措施的急慢性丙型肝炎模型。应用动力学研究理论,计算了疾病传播的基本再生数,并对模型平衡态的存在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始终存在无病平衡点;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存在唯一的正平衡点,通过Routh-Hurwitz判据和Lyapunov-Lasalle不变原理证明了平衡态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得结论,并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模型中的主要参数对疾病传播的影响。

    2025年03期 v.46;No.265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生物炭吸附磷酸盐实验研究

    周润娟;张明;

    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条件优化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水处理实验课程的重要内容研究之一。在开展水处理实验中引入响应曲面法,采用BBD (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方法,对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等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讨论了响应曲面法如何确定实验结果的主要变量、变量的取值范围、如何建立拟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最终评价,从而确定实验最优条件,并对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区别于传统实验方法,该实验方法可提高学生与研究人员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可在水污染防治等领域实验研究中推广应用。

    2025年03期 v.46;No.265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环境教育

  • 中国东南部春湿秋干及其环流背景

    刘逵;李浩彬;

    使用1971—2010年间的JRA55再分析数据和站点降水观测数据,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等统计方法,揭示了中国东南部春湿秋干的降水特征及其环流背景。春季,中国东南部占全年降水的比例较中国其他区域更大,中国东南部是一个相对“湿”的区域;而秋季是一个相对“干”的区域。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中国东南部降水与中国其他区域降水的关联性不强,中国东南部的降水表现出了显著的独特性。中国东南部降水主要存在全区一致的单极模态和南北反向的偶极模态,这两模态均有明显的多尺度变化特征。春季,中国东南部在中低层被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外围气流和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共同影响,高低层气流切变显著,水汽辐合,盛行上升气流,可达对流层高层,有利于该区域“春湿”的形成。秋季,中国东南部的中低层均被反气旋环流所控制,高低层气流切变显著,水汽辐散,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该区域“秋干”的形成。了解中国东南部春湿秋干的降水特征以及相应的环流背景,为该地区的旱涝事件和农业生产提供基础的气象数据,有利于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3期 v.46;No.265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1K]
  • 碳达峰背景下火电碳排放核算及减排分析

    吴晶晶;王威;王欣怡;

    为了实现2060达到碳中和目标,对火力发电企业碳排放有效控制,采用发改委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里核算碳排放量的方法,将该方法进行了针对性修改并应用于火力发电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经计算,国内某大型火力发电厂年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15261.9万吨二氧化碳,该企业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0.7362吨每兆瓦时.火力发电碳排放相对过大,最后综合目前国家电力能源的现状建议降低火力发电份额,增加清洁能源的占比。

    2025年03期 v.46;No.265 140-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