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中国“东方学”的萌芽与确立

    黎跃进;

    中国古代就不乏对周边国家的考察和记录,但并非学科意义上的"东方学"。中国"东方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民族危亡和出路探寻过程中形成的。近现代的佛学复兴运动最早表现出振兴东方文化的使命感,在当时的世界大势中首先作出"东方"的回应。"五四运动"前后,学界的"东西文化论争"进一步催生了"东方意识"的自觉,尤其是1924年泰戈尔的访华,既推动了"东西文化论争"的进一步深入,也突破了"以中国代替东方"的狭隘理解,客观上促进了现代世界整体中的"东方意识"的形成。商务印书馆主办发行的期刊《东方杂志》(1904—1948),为中国"东方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最早提出"东方学"概念的梁漱溟是中国"东方学"的奠基者,他在20年代的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则是中国"东方学"确立的标志。

    2021年05期 v.42;No.24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教育部名栏——船山研究

  • 论王船山的家训思想

    陈杨;

    家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文明程度的结果,是社会生产、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船山家训受明清鼎革社会现实环境、邗江王氏家族家风家训以及明代家谱编修风气的影响而形成。船山家训包括以和为贵的家庭伦理观、志存高远的立人观和重视操守的治生观。船山家训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家庭教育既要以德为先,重视道德教育,又要传承优良家风传统,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还要力求多方覆盖,不能只顾一端。

    2021年05期 v.42;No.243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 情之功夫——王船山《诗广传》的诠释核心

    颜清辉;

    王船山的《诗广传》是对《诗经》的阐释。他在书中并不专于韩、鲁、齐、毛四家之诗法,也不遵守朱子理学一脉的阐释方式,而是以自身独特的哲学为根本,结合自己的历史际遇,并综合史学、诗学、政治等诸多科目而创作,整体性地清理文化学术得失,反思历史气运兴衰。《诗广传》最终呈现为一个以"情"为核心的解释结构。在船山看来,"情"不可窒,但"情"又不可任,窒则难免落入寂灭之境,障碍生理,任则容易流于浮淫之气,销铄天地之和气。因此,船山认为必须有"情"的功夫:或者以先王之礼法引导、振奋天下之"情",使之止于正;或者通过"敬"与"贞"之功来治理、安顿"情",使之回归于"性"。这样,"情"便升华为"裕情""达情""白情""道情"。于是,天下之情皆挚而不滞,气皆舒而不累,最终天下可安,人间可亲。

    2021年05期 v.42;No.243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 论王夫之《明诗评选》评高启诗歌

    李佳佳;

    王夫之在《明诗评选》中盛赞高启、刘基等个体诗人,却对明代相对著名的文学流派的诗歌不以为然。王夫之认为高启的乐府起八百余年之衰,并大赞高启是真诗人、真才子。高启的一些五言律诗虽然被王夫之奉为神品,但他的世传名句却又被王夫之认为是"恶诗"。因受自己诗学理论所限,王夫之对高启诗歌及高启本人的评价难免偏颇,他极力推崇的那些高启的诗歌,有些是当不起如此盛赞的。

    2021年05期 v.42;No.243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党史与党建研究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的演化历程

    吴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绿色发展理念经历了从萌芽到形成、从深化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朴素绿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的萌芽;改革开放初期的协调发展理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世纪交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新时代习近平提出的绿色发展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的成熟与完善。绿色发展理念经过漫长演化逐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2021年05期 v.42;No.243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 百年来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及经验

    翟光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曲折前进、新时期的拓展深化和新时代的守正创新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理论品格所决定的。百年来,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的有机统一,积极推进理论通俗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建设高质量的理论人才队伍,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2021年05期 v.42;No.243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 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品质

    杨琼;

    作为人民现实需求的凝练表达,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美好生活需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价值取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价值旨归。美好生活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展现了共享理念的现实演进,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美好生活需要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体现了为人民群众不断进行的价值实践活动,是基于现实需要并在实践基础上生成的生活样式。

    2021年05期 v.42;No.243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哲学

  • 恩格斯论原始基督教的基本特征及其革命内涵

    李栋材;肖剑平;

    近年来,原始基督教史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原始基督教史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具体而言,他运用比较分析、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原始基督教史,揭示了基督教从诞生初期到成为罗马国教的历史过程和规律。恩格斯认为,原始基督教所具有的教义粗糙、组织简陋和坚定的革命性等特征,与它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具有明显的关联。例如,罗马帝国的物质性生活条件,正是形塑基督教初期原始的宗教形态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关于原始基督教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着重要补充作用,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2021年05期 v.42;No.243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 章太炎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朱浩;

    在中国近代思想家中,章太炎的哲学思想因其艰涩和深邃而著称,历来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在探讨了章氏哲学思想中的本体论部分后,深刻意识到庄子思想、唯识思想在其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说,章太炎是借助二者跳出理性主义的窠臼,尝试构建全新的本体论学说的。以研究章氏哲学中的本体论为起点,学者们认为,章太炎从宇宙、自然、人类发展的角度,探求了进化的两面性,再以"俱分进化"说警示社会发展之苦。在考察章氏的道德哲学时,学者更意识到,太炎通过批判一切旧的道德规范来挖掘人性的本真,意图从人性角度激发起人们独立、自尊的抗争精神。

    2021年05期 v.42;No.243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 批判理论与性别正义——论弗雷泽对哈贝马斯的批判

    刘光斌;王诗蓓;

    弗雷泽通过对哈贝马斯有关社会再生产、社会行动情境和社会结构三个范畴的女性主义审思,指出它们忽视了性别问题。弗雷泽梳理了哈贝马斯有关古典资本主义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观点,重构了背后隐藏的性别潜台词。她认为,哈贝马斯对福利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化主题的分析,无法对当代女性主义斗争进行自我阐明。为了弥补批判理论的不足,弗雷泽主张把批判理论与性别正义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包含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的女性主义正义批判理论。

    2021年05期 v.42;No.243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法学

  • 破产失权制度的样态及功能变迁——兼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

    胡艳香;

    破产失权是法律对破产债务人进行程度不一的权利或资格限制。纵观破产失权制度的发展历史,惩戒债务人以保障债权实现是破产失权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相关要素制度的具体构建都是基于债权人、债务人及公共利益之间的博弈平衡。因此,要使破产失权制度行之有效,必须以健全的失权法律体系作为支撑。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进个人破产制度构建,《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成为该进程中极具改革意义的破冰之举。但是,该条例中的失权制度在适用对象、失权内容、失权时间等设计上都不甚科学合理,与条例的功能定位相差较远。将来制定全国性个人破产法律,有必要汲取历史智慧、借鉴现代经验,结合条例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破产失权制度的公平正义价值,同时考虑多重因素进行系统安排,并完善以诚信为基础的配套法律体系。

    2021年05期 v.42;No.243 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B2C平台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可适用研究

    马天;秦岭;

    B2C平台是现代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盈利方式的多样性与隐蔽性,使其在个税征收方面存在诸多漏洞。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其代扣代缴义务人地位长期得不到确立,这不仅导致平台线上线下个税征收不均,亦使得平台下个人所得税的监管工作难以开展。与此同时,以《个人所得税法》为代表的一批法律法规却早已明确平台收入应属于法定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对象。鉴于此,我国应尝试以《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作为具体参照,赋予B2C平台以代扣代缴义务人地位,使其有更多的权限参与到经济社会治理和个税征收监管的环节中去。此举措势必将有效解决B2C平台经济中的偷税漏税问题,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税收公平的实现。

    2021年05期 v.42;No.243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私法观及其在后民法典时代的实践意义

    熊武林;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揭示了分工和私有制在私法起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阐明了商品经济的发达是私法得以发展的基本原因,总结了私法必须依存于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的本质特征,进而批判了私权的滥用,指出社会经济条件是私权行使的边界。民法是私法的核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私法观,为推进民法典有效实施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国虽已进入后民法典时代,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必须重视和发展私法,正视公法与私法相互渗透融合的历史趋势。因此,行政机关应积极履行民法典对其设定的作为义务,并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对私法自治原则不断进行反思和重构。

    2021年05期 v.42;No.243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中国文学

  • 《宋诗钞》编纂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王友胜;

    《宋诗钞》的编纂顺应了清初诗人、学者标举、宣传宋诗的诗学思潮,其成书经历了由吕留良组织、多人参与到吴之振叔侄独立完成并付梓的长期过程。《宋诗钞》最突出的成绩在于打破了明编宋诗总集"以唐存宋"的格局,把存宋诗、存真宋诗作为出发点与主要目标,但它也存在诗钞整体数量贪多、诸家诗钞多寡悬殊、诗歌"大家"的圈定不严等可议之处。《宋诗钞》自问世以来传播甚广,并不断被翻刻、删补与评点,具有强大的学术影响力。

    2021年05期 v.42;No.243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分期、类型生成及体系建构

    任美衡;

    1949年以来,文学评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历史分期来看,文学评奖可以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等。从类型生成来看,文学评奖根据级别划分,可以分为国家级文学奖、省市自治区级文学奖、地区级文学奖等;根据属性划分,可以分为政府文学奖、专业文学奖、民间文学奖等;根据文体划分,可以分为综合类文学奖、小说奖、散文奖、诗歌奖、戏剧奖等。根据语类划分,可以分为面向所有少数民族语种的骏马文学奖、面向单一语种的少数民族文学奖、面向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种的文学奖等。从体系建构来看,文学评奖既显示了越来越鲜明的特色,又面临着愈来愈大的挑战,但未来的前景是光明的。

    2021年05期 v.42;No.243 10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秋瑾诗词的伦理解读

    王友良;康萃;

    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文武双全的杰出女性,她在短暂的生命中不仅留下了不朽的英雄事迹,还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研读她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包涵的深厚伦理意蕴:凸显家国情怀的政治伦理底蕴、展现豪侠英雄的社会伦理品格、呼唤平等独立的女性伦理精神。通过对秋瑾诗词作品的研读,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以及先烈们深沉的家国情怀。

    2021年05期 v.42;No.243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语言学

  • 流行构式“V了个寂寞”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丁健纯;

    流行构式"V了个寂寞"广泛出现在网络新闻媒体和网络社交平台中。该构式是由动词"V"、动态助词"了"、结构助词"个"和形容词"寂寞"构成的一个述补结构,其构式义是指动作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V了个寂寞"通过表达主体强烈的情感态度隐喻动作行为的结果,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其主观性体现在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以说话人或旁观者的视角表达心理上对事件结果未达预期所产生的失望、无奈或愤懑不满等情感态度,隐含着说话人的主观判断和主观期待;其主观化途径包括构成词语和句法结构这两个方面。

    2021年05期 v.42;No.243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 衡山方言“逗”的语源探讨

    刘娟;

    湖南衡山方言中,相当于普通话"在"的词读音同"逗、豆",但"逗"并不是它的语源。通过对"着"在衡山方言中的语音演变分析、"着"的介词用法虚化由来的分析及"着"在现代汉语其他方言中的介词用法的举证,可以得出"逗"的语源是"着(著)"的结论。

    2021年05期 v.42;No.243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 八十多年来(1935-2020)郴州地区汉语方言研究述评

    胡斯可;

    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研究肇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主要涉及到湘南土话、赣方言、客家话、西南官话等方面的研究。其中,湘南土话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尤为突出:语音方面探讨了语音系统、语音演变及其历史层次,词汇方面主要考证了语汇丛林中的底层词,语法方面则重点探讨了构词法、句法、虚词等;赣方言研究包括对资兴方言、永兴方言、安仁方言等的研究,其中以安仁方言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客家方言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其音韵特点探讨了桂东、汝城方言的归属问题;西南官话研究引入实验语音学是其一大亮点。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应综合运用历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理论方法,全方位地比较分析多点方言,探究郴州地区汉语方言的底层来源及其演变轨迹。

    2021年05期 v.42;No.243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高等教育

  •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研究

    邹建国;言捷智;张利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的人才。文章综合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模型,从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知识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完善配套政策,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搭建多元化平台。

    2021年05期 v.42;No.243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 基于年度人物核心特质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王江南;黎益君;

    辅导员年度人物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具有职业认同度高、创新意识强、素质能力过硬、工作特色鲜明、科研能力突出、育人成果显著等核心特质。核心特质视域下,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做到:制定职业规划,主动学习创新,挖掘特点打造辅导员工作IP;抓住成长机会,勇于突破自我,自觉加强素质能力的提升;完善制度建设,坚持多措并举,激发辅导员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正确认识和把握核心特质,基于核心特质的培养来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能为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注入强劲动力,为助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聚力赋能,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人才支持。

    2021年05期 v.42;No.243 1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 具身认知哲学基础的双重探颐——评《身体与体知:具身心智研究范式哲学基础研究》

    唐芳贵;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科学领域再次掀起一场革命,被学界称之为"第二次认知革命",即具身认知科学。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或称具身心智(embodied mind),它代表了认知科学一个新的研究纲领和研究范式,是理解人类认知活动的一种建设性方案,是当前认知科学领域中比较前沿的研究论题,是一种重构认知科学的新进路。一般而言,经典认知主义主张,认知是以抽象符号操作的方式产生于大脑中,身体只是输入和输出的工具,而具身认知的支持者则在认知的理解上实现了根本性转变,认为认知过程是身体、大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者认为,

    2021年05期 v.42;No.243 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 下载本期数据